每天上班最期待的不外乎是下班時間的到來,回到家中洗個熱水澡,和心愛的人共度浪漫燭光晚餐,然而想像總是美好的,隨之而來的是擾人「砰砰」撞擊聲。
一名女子住在公寓已經多年,自從隔壁鄰居搬進來之後,不定時發出惱人的噪音,女子不堪其擾,為了顧及雙方是鄰居,幾度好言相勸麻煩鄰居降低音量,不料鄰居仍然置之不理。原本是歲月靜好的夜晚,導致女子現在整天抑鬱寡歡,淺眠的她甚至需服用藥物才能得到緩解。究竟女子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,保障自己得到應有的賠償呢?

【法律小常識】
民法第793條:「土地所有人於他人之土地、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瓦斯、蒸氣、臭氣、煙氣、熱氣、灰屑、喧囂、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者侵入時,得禁止之。但其侵入輕微,或按土地形狀、地方習慣,認為相當者,不在此限。」
民法第184條:「因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任。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,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。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,致生損害於他人者,負賠償責任。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,不在此限。」
民法第195條:「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、健康、名譽、自由、信用、隱私、貞操,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,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,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。其名譽被侵害者,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。」
女子固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,請求法院排除侵害,並請求人格權被侵害的損害賠償。提告成功與否,關鍵在於女子如何舉證鄰居有製造噪音的行為!
一般人總以為將鄰居製造噪音錄下來,將來開庭時播放出來給法官採證就好。然而,錄音設備錄下來的聲音,經由喇叭或是其他機器播放,可能會導致音量大小失去真實性,進而讓法官無法辨別現場聲音的實際分貝,這份證據不見得能說服法官。
鄰居製造噪音如何處理?提供以下幾個有效方法!
.可請【警方】協助處理,鄰居製造噪音時請警方到場處理,如果警方對鄰居進行裁罰,該裁罰可視為有利事證,就算警方當下沒有裁處,到場協調的紀錄也足夠發揮一定的證明。
.可向【環保局】檢舉鄰居,環保局會到現場量測噪音,進而做出裁罰處分,屆時到法院就能攜帶環保局製作的處分,當成鄰居製造噪音的證據,此時要讓法官採信,就顯得容易許多。
.【里長】扮演重要角色,根據實務經驗,曾經有案例是當事人在鄰居製造噪音時,隨即請里長到場協調,在訴訟程序中傳喚里長當作人證,加以證明鄰居有製造噪音的行為,最後獲得勝訴的先例。
綜觀上述,如何有效進行蒐證,在法院訴訟攻防上,扮演了相關重要的角色。如果能私下與鄰居協議好,當然是再好不過,畢竟誰都不想透過法律解決事情啊!